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3 (第2/4页)
气、却只差在眼中写着“噢见鬼的外国佬”的某位贵族夫人, 这位少年伯爵的涵养由此可见一斑。 而正是这样一位在华夏甚至尚未举行冠礼的少年,在近年来为不列颠女王解决了几桩见不得光的麻烦事,虽然只不过在白金汉宫挂了一个女王陛下私人秘书助理之一的虚衔, 但却是除了那位M先生之外, 唯二两名享有可不受阻碍直接觐见女王这一特权的幕僚。 如果说M先生是女王的“头脑”,那么这位影子伯爵就是女王的“手足”, 前者负责帮助女王处理各项公务, 事无巨细地辅佐女王陛下掌控这个国家, 而后者则负责随时向女王通报各方情报,平时是女王的“耳目”,更是女王的“鹰犬”。 不得不承认的是,尽管英女王的英明与睿智正传颂在她所统治的每一寸土地,但事实上英国国内过快的改革步伐, 在很大程度上加剧国内的阶级矛盾,甚至在前些年几乎引发统治危机。 一方面女王陛下大力发展工商业给予了本土岌岌可危的农耕行业沉重的一击, 无数的劳动力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令许多依靠土地获得特权的贵族阶级,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再一次感受到了时代浪潮的无情冲击;另一方面,提高女性社会地位、保障女性权益的种种政策,显而易见地损害了处于男权社会之中那些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仍然有那么一部分人虽然在早前选择暂时妥协,却始终没有真正发自内心地认同平权法案。 然而与朱原镜料想的“攘外必先安内”不同的是,乔治娜女王毅然决然地发动对俄的克里米亚战争,将国内的矛盾转移至国外,令那些反对派无暇顾及批判新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