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节 (第4/6页)
眈眈, 大敌当前, 还政于君,可免于世家内斗。” 自从桓阳、郗岑落败, 谢瑾就变成了江左最大的权臣。 陈郡谢氏的风头无两, 令无数世家想要重复这个奇迹。 秦失其鹿, 天下共逐之。 既然陈郡谢氏可以,那其余世家为什么不行? 毕竟,谢氏不像桓氏,并没有拥兵上游的骁勇流民军。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谢瑾无论想做什么, 都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心力, 平衡利益,谋算人心。 但他若是能退一步, 无论是世家还是圣人,都会比现在好对付得多。 毕竟,利益是最好的安神药,能让不甘者心平气和,能在腹背受敌之时,为谢瑾搏一个全心全意对抗北秦的时机。 郗归明白谢瑾的意思,她嗤笑一声,冷声开口道:“当日北方动乱,胡族混战,我兄欲趁机北伐,可朝野上下,无一不大加反对,唯恐北伐成功之后,桓大司马更进一步。以至于北伐军明明打到了长安城外,却不得不班师回朝。如今苻石统一北方,苦心筹谋南攻,只等着重现中朝灭吴之战的辉煌战绩,将江左纳入北秦版图之中。你们如今觉得情势危急,殊不知全是自食其果。呵,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再者说,在如今的江左,还政于君,未必就比改朝换代来得简单。 永嘉乱后,江左之所以能够于南方立国,就是因为能够调和南方之士,收用北来士大夫。1 这些南北士人,便是如今的侨姓士族与吴姓世族的前身。 他们之所以愿意扶持元帝登上皇位,为的便是日后的家族利益。 这是江左能够立足江东的根本,却也是如今这一身沉疴的始作俑者。 “王与马,共天下”,这是立国之时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