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0章 (第2/3页)
,如今天降不祥,奈何?” 燕杵之幼子燕渡道:“从来也没听说过一个女子上朝理政的,君上还以她为太傅——” 燕杵斥责他:“这里有你说话的地方?” 燕渡悻悻闭嘴。 江临和历巨都劝燕杵,燕杵去见燕侯。 燕侯哭笑不得:“您怎么会也信这种东西?” 燕杵正色道:“从前宣王时的谶谣‘檿弧箕服,实亡周国’预伏褒姒之祸,还有晋假途伐虢之谶,当年齐国田氏的凤凰之谶,都应验了。这是上天之示!” 第95章 令翊的办法 相邦燕杵以“谶谣为上天之示”劝谏燕侯,燕侯则说“家国大事,岂能惑于畜言兽语无稽之谈”,伯侄再次识见相左、不欢而散。 江临等来探问,见燕杵神色,便知道燕侯未纳相邦之谏,也都摇头叹息。 江临与历巨出了燕杵宅,历巨笑道:“上大夫此计妙甚。巨再找上将军多借些敏捷士卒,让他们在城郭内外多多地行事。此时相邦劝谏,君上不听,到时候城内外人心惶惶,群臣都劝谏,难道君上还能不听?” 江临点头:“仲直嘱咐他们小心些。” 历巨笑道:“放心。狐狸从来不在一个地方鸣叫第二次。” 是夜,有更多的人听到了狐鸣。 按照旧例,燕侯朔望之日大朝。大朝后又往往有小朝,燕侯会留下重臣及相关职事官吏,议一些不方便大朝上说或大朝上议而未决之事。除了这一个月两次的大朝小朝之外,燕侯与诸臣平日则是或单独召见奏对,或召几位相关之臣一同议事。 狐谶之事,朝臣们有的在观望,有的在议论,有的如相邦燕杵一样去求见了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