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王珪的选择 (第5/5页)
了,兰州五次会战的胜利和战功,就都将因此,被人忽略、轻视甚至是抹去。 但,这又怎样呢? 东华门外唱名的才是好男儿! 要怪就怪,你们没有一个进士的出身,要怪就怪,你们不是文臣士大夫! 而王珪在这些文字里,很快就找到他想要的东西。 一枝射向李宪的利箭! …… 注:续资治通鉴长篇中引用了,数条哲宗时期所修的神宗实录记述。 每一条,都指向了同一个事情。 王珪派人,去问高遵裕,太后想立谁?被高遵裕怒斥。 特别是高遵裕的儿子,高士京在绍圣年间上报:先臣遵裕当先帝服药危难之际……怒而泣下:jianian臣敢如此!况国家自有正统,何决于我?遂斥骂臣弟士充:汝敢更往,既杖汝死! 注2:续资治通鉴长篇中,记录了一个奇怪的事情,首先在二月十六前后,赏李宪战功,拔擢了出击西夏的诸将,封赏很重,旋即,不过十天,就开始莫名其妙的讨论起李宪去年奏报不实了。 给人一种好像精神错乱的感觉,但考虑到当时的局势,以及王珪其后在相关事情上的表现,大概可以推断,就是王珪在掩耳盗铃。 注3:三旨相公,王珪在士大夫里的外号,因为他为相,只做三件事情:请圣旨、得圣旨、宣圣旨,东京土地:汴京百姓给王珪取的外号,当时汴京城里的人,将王珪形容成土地庙里的土地,和尚庙里的天王,民间还有民谣:玉禹玉禹,精神满腹,除却脱空,十相俱全!讽刺王珪徒有其表,毫无作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