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章蝗虫群居与独居的重要论述 (第4/5页)
也被称之为若虫,若虫是无毒的,人是可以食用的,而鸡、鸭、燕鸻等动物,它们吃的也是尚未成灾的若虫。不少动物会以蝗虫为食,蝗虫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虫类,能为它们提供营养。” “而第二种就是已经聚集成灾,开始大面积吞噬庄稼、树木的蝗虫,这种蝗虫聚集之后,身体内会分泌出一种特殊的物质,身体上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变得醒目、鲜艳,黑色、黄色、红色或者其他鲜艳的颜色为主,外形也会变得凶猛,性情大变......” “从独居时候的胆小、温和、害羞,变得暴躁、具有进攻性、食欲大增......” “这也是蝗灾的由来。” “所以,未曾变异的蝗虫可以吃的,油炸、烤制之后,色香味美,但那些颜色变化的蝗虫是不能吃的,其中含有毒性,少量食用,或许不会致命,但一旦食用过量,就会有生命危险,而那些群居蝗虫遭遇攻击后,还会激发凶性,增强体内的毒性,变成致命剧毒。” 周贞文将蝗虫的知识,用比较简单易懂的方式说了出来。 蝗虫拥有一种神奇的群体防御技能,这是得到过科学验证的,群居型蝗虫在身体内,会大量合成并释放化合物苯乙腈,这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又名氰化苄,被列为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管控。 而群居蝗虫在没有受到威胁时,体内的苯乙腈不会转化为毒物氢氰酸,仅仅作为嗅觉信号警告捕食者。当捕食者执意攻击时,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