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能臣_第82章 修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2章 修路 (第2/4页)

物而偶于政。”

    其中所记载之事,便是说齐景公执政时期,天下发生大饥荒,齐国大夫晏婴谏言,请当时的国君开粮仓赈济灾民。

    而齐景公算不得明君,不是很想管这些百姓死活,因此便拒绝了他的请求,只是恰好齐景公给自己修建一座处理政务的“路寝之台”,也就是一座新宫殿。

    于是晏婴被逼得没办法看不得灾民受苦,就假借为国君修宫殿的名义,雇佣灾民施工,并故意延长工期,硬生生把一座宫殿修了三年……

    知道把灾情撑了过去,才算是修完。

    虽然晏婴此事做的不是很地道,但这其实也是一个以工代赈的典范。

    所以说,其实这个政策并不是很难想,从来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历史书上将‘以工代赈’发扬光大的便是罗斯福,可实际上在几千年前,这片土地上便已经有人用过这个办法。

    而之所以此方法没有在后世所流传开来,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这其中自有封建王朝道路不通和底层官员的组织能力不够强的原因所在,但其实还有两个更重要的原因。

    当需要赈灾之时,大多都已经是一个王朝的末期,而末期的王朝除了大宋这个奇葩以外大多都有一个共性,那便是缺钱缺粮。

    即便是想要以工代赈,却掏不出那么多的粮食,毕竟单纯的赈灾只需要给出勉强饱腹饿不死人的粮食即可,可若是想让灾民干活,那需要的粮食却是不可能少的。

    这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