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2 (第3/4页)
此处离盛煜的庄院已已经不远,道旁有荷锄而归的农夫,有沉迷嬉戏不欲归家的孩童,有牧牛而归的少年,还有…… 魏鸾目光一顿,落在不远处走来的那位挑柴踽踽独行的樵夫身上。 他的打扮实在不起眼,极寻常的粗布短打,瞧着已很旧了,甚至还有没来及洗的泥渍。头发拿短巾裹着,肩头打了补丁,微弯的扁担两头是两捆干柴,随他走路的动作微微晃动。浑身上下,与寻常的樵夫没有半点不同。 吸引魏鸾目光的,是那张脸。 其实他的脸生得也极寻常,眼睛不大,鼻子略塌,天圆地方的轮廓,相貌实在普通。 魏鸾之所以留意,是因她觉得这张脸很熟悉。 仿佛从前在哪里见过似的。 这天底下不乏相似的人,原不该大惊小怪,但此处毕竟是朗州,离盛煜的居处并不远。魏鸾被那挥之不去的噩梦所困,不远千里巴巴地赶来,虽因夫妻同游而惬意欢喜,心里却始终有根弦紧绷着。此刻觉得这面孔熟悉,哪能掉以轻心? 她闭上眼,迅速在脑海里搜寻。 片刻后,遥远的记忆终于浮起一星半点,她遽然睁眼,看向渐渐走近的那樵夫。怕被对方发觉,在瞥过后,迅速收回目光。 虽是电光火山的瞬间,却已将对方的容貌看得清清楚楚。 魏鸾心里猛地一跳,如鼓声重擂。 不是错觉,她是真的见过此人,数年之前,就在定国公府里!那时外祖父尚未故去,居于公爷的位子,执掌军中大权,舅舅章孝温常年在军中历练,难得抽空回京,母亲便带她去定国公府团聚,同去的还有周骊音兄妹俩。 彼时章玉映也还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