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外室后我只想种田 第133节 (第3/6页)
辛苦苏姑娘了。」叶永望拱手,「只是我在想,咱们做这桩生意,也给那些乞儿分发统一的衣裳,不如咱们给起了名字,给所有人编上编号,这样也更规范一些。」 「既然此事是由苏姑娘所想所提议,不如就由苏姑娘赐名?」 这样待编写县志时,也显得更加言之有物,也能够将苏玉锦的功劳体现出来。 做实事,为别人谋福之人,是要名垂千古的! 「叶大人这般说,那我就不推辞了。」苏玉锦想了想,「飞毛腿这个名字,叶大人意下如何?」 飞毛腿? 叶永望念叨了这三个字好一阵后,连连点头,「曾记得古人有云,『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古时紧急的军事文书通常会在信封一角黏上一根羽毛,称为羽檄,有时马匹无法到达的地方,便让脚力极好的人想办法将羽檄送到,那些人速度极快,健步如飞,便如同苏姑娘所说的飞毛腿一般。」 「这些乞儿要做凭脚力赚钱的营生,自然也是脚力越快越好,用飞毛腿来形容倒也不为过,更有勉励作用,的确极佳。」 叶永望冲苏玉锦拱手,「苏姑娘博学广闻,令人佩服。」 苏玉锦,「……」 她就是在排除掉通字辈和风字辈的业务后,想了一个跟跑腿最相关的三字词语,当真没有想那么多的。 「叶大人谬赞了。」苏玉锦忙摆手。 「苏姑娘过谦了。」叶永望再次拱手,脸上的钦佩之意也越发明显。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借用了王维的《老将行》,飞毛腿一词源于古代邮务系统,在古代便有这个词语,《水浒传》中更有「飞毛腿」的典故,但产生朝代并不明确,本文中为了情节,不过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