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峨嵋山 (第2/22页)
,行走起来极为困难,甚至有些危险。 “滑杆,滑杆,坐滑杆喽!”身体结实健壮但是个头却矮小的当地农民扛着四川特有的滑杆四处揽客,我瞪着惊异的目光望着这种只在书上过,却从未真正见识过的奇特之物。 “喂,抬滑杆的,”好奇心促使我走上前去,跃跃欲试地问道:“什么价钱啊?” “先生,”扛着竹杆的农民转过身来:“你要去哪里啊?” “哦,按路程算啊!”望着又陡又滑的山路,又瞅了瞅充满神秘感的滑杆,我一步也不想走了,手指着雾气缭绕的山下:“山下!一直到山下!” “啊,”农民既惊且喜:“先生,这可太远啦,我们可要抬上一天呀,你给两百块吧!” “什么,二百块?”我也吃了一惊:“太贵啦,我可坐不起!” “先生,”另一个农民解释道:“坐上你就知道啦,路很不好走哇,非常辛苦的!” “那也不能要这么多钱呀,你咋的也得优惠点啊!” “先生,一百五十块怎么样?”两个农民热切地望着我:“不能再少啦!我们抬一段就收几十元啊,你路程远,我们已经少算你很多啦!” “行吧,”我手掌一挥:“一百五就一百五吧,走,上路!” 没来四川之前,我只是在书籍里对四川的滑杆有一种模糊的了解,对于生动的、多少带有神秘感的描写充满了向往,感觉滑杆非常奇特,甚至奇妙,并且,必须具有一定身份,有相当财力的人,才有资格享受滑杆。臭名昭着的刘文彩坐过滑杆,被批驳谓残酷地剥削农民;家喻户晓的双枪老太婆也坐过滑杆,理由是工作需要。而今天,我也要身体力行,亲自偿试一番四川的神秘特产--滑杆,看它是何等滋味? 我欣然坐上滑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