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中华修古籍_第177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7章 (第1/3页)

    1900年-1920年,近代转型期朝鲜开放了通商口岸后,在仁川和汉城,不仅仅崛起了山东帮与万泰和号,还有许许多多群体同台竞争。

    如果说左佑佑之前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汉城的话,那么,现在,在山东帮的史料中,另一个城市从历史中走了出来。

    仁川。

    第137章 美国人吃皮蛋,韩国人斗地主

    仁川?左佑佑在纸上记录下这个城市名。她苦思冥想半天,突然想起,仁川港!

    仁川港,朝鲜的通商口岸。

    万泰和号和山东帮都需要将国内的丝绸运送到仁川港。

    仁川哪里会买中国丝绸。左佑佑心想,从万泰和号的账本来看,进口丝绸对于古代朝鲜来说是是奢侈品,购买主力都是居住在汉城的王族和贵族。

    因此,丝绸的消费市场在汉城。左佑佑写下汉城两个字。她想了想,用笔在仁川汉城两个城市名之间,连上一条线。

    这条线,代表着物流网络。

    如果说,从中国运往朝鲜的物流网络,山东帮和万泰和号各占南北、互不相侵的话,那么从仁川到汉城,万泰和号和山东帮之间,必然存在对物流的竞争。

    谁的货到的早,谁就能抢占市场。

    左佑佑霍然起身,她知道了!

    姜世钦博士,请帮我查阅首尔大学奎章阁的馆藏史料。晚餐的时候,她向姜世钦提出要求,上海万泰号在仁川的分号,还有当年仁川港山东帮的商号,我需要这部分史料。

    三个人坐在海边的大排档撸串,若干青岛啤酒瓶子伫立在塑料布上。卡勒布博士一边夹烤韭菜,一边和姜世钦探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