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3章 (第2/3页)
句话,一部电影,而在那个时代,却是横亘了一代人几乎半生的阴影。外人无从得知,也注定无法共情。 卡勒布先生无法理解这种情感。这种混合了痛苦与悲愤的,属于反抗的情感。 人总是不断选择,而岱石老人不会这么选。 但是,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左佑佑用笔在本子上乱戳,勾勾画画。她逐一列下疑点: 日本人为什么要从万泰和号的利润中支取分红? 为什么信陵缶会出现在日本人的手中,最后漂洋过海到了英国? 在日本人试图控制朝鲜半岛的贸易网络时,柏杰生的二儿子又为什么冒着家族的大不韪娶了一名日本女人作为妾室? 岱石老人是柏杰生的第九个儿子。按照晚清民国时期商人行事风格,当时柏杰生的长子和二子已经在朝鲜的万泰和号中担任重要职务。为什么最后反而是未参与家族生意的纨绔子弟岱石老人柏大殷成为唯一继承人?毕竟,岱石老人在经商方面没有任何的才能! 在历史上,并未有岱石老人与兄弟往来的记载。他们之间的关系交恶吗?如果交恶,是否能够证明岱石老人不喜日本人? 左佑佑在柏杰生的名字上面画了个圈。 岱石老人柏大殷的一切秘密,似乎都隐隐指向他的父亲柏杰生,那个白手起家在朝鲜打拼的商人。而故事的起源,或许也必须从湮没在历史中的万泰和号说起。 左佑佑停下笔,看着勾画的不成样子的本子,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账本。 柏杰生,生于1873年,去世于1939年。他的一生,和万泰和号、朝鲜半岛、东亚近代的历史纠缠在一起。 如果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一手史料却不会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