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_256.第256章 开发亚龙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56.第256章 开发亚龙湾 (第5/8页)

在十七世纪的中国南方地区,蔗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出产,西方国家的商人在广州所采购的远洋货物当中,并不像后世那样会以瓷器和丝织品为主,而是出乎大多数人意料之外的蔗糖——整艘船上装载的货物,大概有80%是广东出产的蔗糖,而瓷器和丝织品所占的货物比例不会超过10%。这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瓷器和丝织品的价格太高,商人们没有足够的财力大量进货,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南方制糖产业的发达程度,以及蔗糖在市场上受到追捧的程度。

    甘蔗只需十到十二个月就能收获,这个周期在经济类作物里基本算是很短的了。但由于早期条件的限制,农业部也只是在田独河沿岸种植了一百多亩的甘蔗——这么点面积,用来自己人打牙祭倒是够了,想量产白糖却是远远不够看的。

    不过既然现在人力上已经比初期宽松了许多,农业部便再次提出了大面积种植甘蔗的计划——这次农业部把眼光放到了亚龙湾沿岸,计划一口气先开垦两千亩以上的蔗田作为一期工程,并专门为此撰写了完整的开发计划。

    执委会在研究了农业部提交的开垦方案之后,居然很顺利地就批了下来,并敦促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配合实施。这次执委会没有再以安全问题否决开发亚龙湾的提案,原因其实也有好几个。

    一是执委会的确需要农业部拿出一点短平快的创汇项目,缓解胜利港出口商品种类不足的现状。二来农业部的计划开发地区距离位于田独河入海口东岸的玻璃车间最近处仅仅两里路,中间只隔着一个海拔不到百米的小山岭,如有外敌来袭可以及时向内陆地区撤退。第三个原因则是军警部帮了忙,他们正准备将海岸观察哨外迁,以扩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