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千古风流人物_第七十章成为李月圆后,我和李白双双顶流了(二十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成为李月圆后,我和李白双双顶流了(二十四) (第3/4页)

脸的意思。

    说的简单粗暴些,总结下来不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哪个官员,看了这样的自荐书能心情愉悦。

    李白真真是自信到巅峰,难怪至死是少年。

    在不停的拜谒,不停的失望后,李白终于见到了崇拜似偶像的孟浩然。

    得知孟浩然进士落榜,即将东游江浙,李白兴致勃勃的的约孟浩然于江夏黄鹤楼相见。

    去见喜欢的人,就连路上的风都是甜的。

    这句话用在此刻最是应景。

    孟浩然年长李白十余岁,才名天下知,李白心中倾慕已久。

    黄鹤楼,檐角高翘,轻巧飞扬,气势恢宏,金碧辉煌。

    站在楼上凭栏远眺,潇湘云水似是扑面而来,滔滔江水向东滚滚流去,雄伟壮观,一片绮丽风光。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看着莽莽苍山,浩浩长江,忍不住在心头感叹。

    崔颢的那首《黄鹤楼》信手而就,一气呵成,神行语外,擅千古之奇,绝妙。

    孟浩然姗姗而来,脸上带着歉意。

    颀长峭瘦,衣白袍,骨貌淑清,风神散朗,风仪落落。

    这样的孟浩然,符合李白心中所有的想象。

    “孟夫子。”

    李白一出口,便是尊称。

    这对想来自诩诗道第一,骄傲肆意的李白来说,极其罕见。

    孟浩然与李白相谈甚欢,长安城的风土人情,君王良相,甚至才子佳人的风月往事。

    越是交谈,李白越是觉得相见恨晚。

    他和孟浩然,志趣相投,见解颇合。

    酒微酣,映着黄鹤楼外的姹紫嫣红花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