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改造机床 (第4/5页)
于这台设备,全厂没有人心疼。这台车床的问题可不少,图纸李昭看过了,是大毛家四十多年前的设备,采用的是约翰牛的标准,这一项需要改为国际标准。 第二项就是这台车床的设计精度极低,只能用于粗车,而这台车床的最小进给刻度是六十四分之一英寸,换算成国际标准的话,大概不到零点四毫米,也就是四十丝。这个精度在机械加工中,算是比较大的一个数值了,但却是这台设备的最小cao作刻度,除了粗车,基本一无是处。 零配件就更不用说了,配件的精度也是一塌糊涂,这也导致了装配间隙都比较大,主轴最大转速也比较慢,才一千来转每分钟,但就是在这样的转速下,他的噪音和震动都非常大。电机同样如此,由于电机壳的加工也有点问题,电机的轴都有些偏心,这个也要改。主轴等的水平度倒是没多大问题,估计也是调校过得,这个直接影响加工,估计已经改过了。 拿到改造这台设备的要求后,李昭也和安总工商量过,最后给出了改造后加工精度在十个丝的标准上,主轴最大转速改为两千转每分钟。这样的话,改造还有点可能,如果达到几个丝甚至更低,李昭就只能将这台设备扫进垃圾堆了,因为那不比造一台新的来的简单。 最后算下来,李昭需要换了三十多个零件,基本上齿轮全换、电机外壳重新铸造、丝杆、凡是与进给有关的部分都重新做,这些的图纸全部已经画好,下发了,估计做的也差不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