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5 (第3/4页)
官定不辱使命!” “堤坝在何处?请人带本王去看看。” 给百姓安排住处、收纳粮食一事,知州不敢假他人之手,便叫师爷带黎飔去看看那破损不堪的堤坝,自己则赶紧辟出避难所。 宜川水患一是没到夏季便雨水增多,二是此处有条宽阔的夷四河,河有堤坝却不够牢固,每年堆起来的堤坝总是在第二年强势的洪水中被毁。 黎飔在不敢靠太近,怕被水流冲走。但他观察的仔细,应付的对策已经心中盘算出。 只是对策好说,却不容易做。 当晚,黎飔直到深夜才入睡。 知州的行动力还算不错,第二日便已将百姓们安排了大半,第三日便已都安排妥当。粮食之类的也在整合,一切井井有条、井然有序。 这是治标不治本,若想杜绝水患,还是要将洪水引流。修堤坝、造河分流,都迫在眉睫。 黎飔在宜川走了个遍,熬了几个日夜,将引流的河流图画了出来。 到六月下旬,暴雨停歇,小雨如丝。 黎飔撑着伞站在刚开凿的河道的边上,比起他初到此处时的暴怒的洪水,如今的洪水要温柔些。但人工河还在继续开凿,百姓们都没停下来。 男人每日天不亮便出来开拓人工河,女人每日在避难所洗衣烧饭,每每饭点,结伴送给男人们食用。 宜川地广人多,这河开凿起来倒是速度挺快,只是再快也不可能在一个月内完成。按照往年惯例,洪水已经渐退,到七月中旬,这洪水便将退尽了。 后续的工作只能交给知州继续进行。 最初,黎飔不止要担心水患,更焦心那些死在洪水中的人会引发瘟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