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第三十七章 (第6/8页)
子。”秦觅忍了又忍,坐下。 杨夫子一坐下在堂上,立马就看见底下第一排,醒目的苏姑娘和醒目的一大摞纸。 “苏小昭?”杨大学士想起惩罚的事,便问,“三日前罚你抄的《中庸》,你可抄完了?” “回夫子,我抄完了,每日十五遍,总共四十五遍,请夫子查阅。”苏小昭站起身,扛着纸卷就上去。 真抄完了? 杨夫子脸色稍霁,虽说朽木难雕,但这苏小姐还算是能定下心性,闭门抄书三日。 话虽如此,但杨夫子仍然不想对着一块朽木授课。这些日子来,只要一想起她三日前说的话,他就心口哽得闷慌,险些连圣贤书都读不下了。 “既然你如此用心抄书,那我便再择一句考考你,看你可有长进。”杨夫子说。 他提问道:“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你且来说说,这句是何意?” 听到杨夫子又出题考究,堂中众人纷纷露出看好戏的神色,不知道这苏家疯姑娘又要怎样语出惊人? 原先还一脸郁愤的秦觅也笑开了,看这疯丫头能得意多久? “回夫子,这一句话,是说作为君子,虽然宽厚平和,但不随波逐流,恪守中正,这才是真正的刚强。而世道清明时,内心准则能不偏移,世道浑浊时,也不亏半分气节,这也才是君子的刚强。”少女站在座位上,徐徐地说,“故而说,近势力纷华,而不染之,懂权谋诡计,而不用之,方是君子最为难得的品质。” 过了一阵,堂内还是没有人出声,少女忐忑问:“夫子,我说的可对?” 僵在山羊胡上的手放下,杨夫子终于迟缓点头,说:“……嗯,你说的很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