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78 (第4/4页)
在线,非但如此,这些同学在维护自家先祖之余,偶尔还会因政见不同各执己见相互攻讦,到最后变成一部千家考据,虽然最终落笔的是陈墨,但是在陈墨定稿之前,也不得不考虑到全班同学的现身说法。 各家子嗣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论到关键时刻还能拿出自家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官场笔记作为佐证,逼着陈墨“务必要尊重史实”。 导致陈墨这个自开篇就写的艰难,到最后差点变成。还好大家给出的“真实爆料”除了有一些是朝廷机密就算知道了也不敢拿出来说,剩下的许多奇闻趣事大都是民间时有传颂。只不过是史料不详,无人能确定罢了。 现如今有陈墨这个上通世家,下承百姓的写手当料君,写出来的不但吸引了网上一众热爱历史热爱考据的书虫发烧友,就连那些诗书仕宦之家的大人们也都看的津津有味。 特别想知道陈墨接下来还会写什么,怎么写。 偶尔兴之所至,还会给陈墨手书一封,随意指出陈墨在行文上的疏漏。这些疏漏大多是有关于礼乐典章的制度,或者各家学说的经义,甚至是有关于朝廷举措方面的正确理解和各方博弈…… 这些人大多是陈墨同学们的长辈,或者是文学院的教授讲师,乃至各家学派的宿老人物。之所以会给陈墨建议,要么是被自家子侄烦的不得不交代些只言片语,要么是想鼓励陈墨年纪轻轻却想著书立说的态度,当然也有人觉得陈墨出身文学院却自甘堕落,不但当了戏子还想信口胡言写穿越文的怒其不争…… 不管是哪一方面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