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85 (第3/4页)
有莎车国和乌孙以及大宛。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乌孙在疏勒国以北,距离他们国家远得很,而大宛则在疏勒国以西,也就只有莎车国在疏勒国东南。那疏勒国若想联合他国,就必须和他国有共同的目的,若是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莎车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他们两国和龟兹国挨得更近。 可莎车国却有着一个很天然的优势,它在大沙漠的下边,龟兹国很显然对大沙漠没什么兴趣,另外还不得不提下丝绸之路,因为若从丝绸之路上来看,龟兹国中有丝绸之路的北道,从龟兹国出来就经由疏勒国,再由疏勒国去往更西的地方。可莎车国呢,它是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之地,出了莎车国后还得经过疏勒国,也真是因为如此,所以龟兹国才想要吞并作为枢纽存在的疏勒国。 莎车国在得知龟兹国对它兴趣尔尔后,就开始迟疑起要不要和疏勒国联合。这联合吧,自就是自动自的站在龟兹国对面,这不联合吧,谁又知道龟兹国在吞并疏勒国后,会不会调头就来吞并它。 莎车国是举棋不定,疏勒国又还没说动乌孙和大宛,不得已下它就想“另辟蹊径”,也就是去向中原求助。这一招说明智也不是那么明智,因为从疏勒国往东经莎车国,于阗国过阳关入玉门关,再从玉门关经张掖,又从张掖快马加鞭到汉土的都城长安,它真的不是一般的千里迢迢啊。 可以说疏勒国的使臣前脚刚到长安,后脚消息传来说龟兹国踏平了疏勒国。 场面一段非常尴尬。 不仅疏勒国使臣尴尬,就连金銮殿上就是否要支援疏勒国一事,而争论个不休的文武百官也异常尴尬。 说好的战火连绵不断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