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4 (第4/4页)
问了一下闻家下人的月钱。闻颐书答了,他立刻咂嘴:“你这儿给的也太高了吧。” 闻颐书不以为然:“那是你们给的太低。高福利背后配套的是严格的监督惩罚措施。我给了好东西他们,他们就得好好做事。如果办差之时被发现有中饱私囊,私吞公款之举,那就不怪我不留情面。” 闻家现在的规矩,也是在闻颐书当家之后立起来的。原先那些个下人管事的月钱也不过个面子情,特别是那些老仆。说出去都特别好听,拿着那点儿连半袋米都买不起的月钱,忠心耿耿为主家做事。可实际上,该拿的好处全都在办事银子里给吞没了。 这一口一口吞下去,可不是帐上记得下来的。 刮骨疗毒,闻颐书当时为了将这一家子给扫干净,不惜拿闻礼的丧事做伐子。 他言明凡是以后出去采购物资都要有账房办事人与商家签条子,三份留存,以作日后回查。闻家一众老管事嗤笑此多此一举,并未放在心上。 于是闻家作丧,着人采购白布。市面上分明是二两银子一匹好布,报到账房这里便成了十两银子的。后来买回来却是五两一匹,办事的管事说那是他与商家面熟,总在他家买布,特意给了一个好价云云。 退回去一半银子好似很会办事,但实际上吞掉的也不少。 闻颐书哼笑,叫人把三方签的条子都收好,转头就把那户布庄给告了,告的罪名是:随意哄抬市价,恶商欺户。 此时商人多艰难,闻颐书这般一告,闹下的动静可不下。姑苏衙门里看热闹的围成一圈,听着闻颐书哭诉。他道:“别家都是一二两一匹,独他家是十两。这分明是看我家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