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0章 醉蟹 (第5/8页)
在外孙三岁这年,儒生在家看孩子,秀儿上街买菜,准备给孩子过一个像样的生日。 可这一走,就再也没能回来。 秀儿中午出的门,到了晚上却依旧没见人影。 儒生心里急,就抱起外孙出去寻找,可直至找到宵禁,嗓子都喊冒烟了,也没能找到外孙的娘亲。 此时的街道早已空无一人,自知事情不妙的儒生又一口气跑到府衙门口,敲响了鸣冤鼓。 刚躺到床上搂着小妾睡着的知府大人,被这突如其来的鼓声惊醒,骂骂咧咧穿上衣服来到大堂。 见敲鼓的是儒生,知府半夜被吵醒的起床气顿时消了一半,这人他认识。 去年知府家老爷子仙逝,就是眼前这个儒生帮忙写的挽联,知府见其字体端正,对仗工整,就让他将墓志铭一块写了。 当知府拿到蝇头小楷写就的墓志铭后,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这写的还是自己那位会偷偷摸丫鬟屁股的死鬼老爹吗? 儒生极尽溢美之词,将已故老太爷写成了比肩孔孟的圣人,仿佛世间没了这位整天躺在摇椅上晒太阳的老人家,就要停止运作一般。 其中一句“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痛失刘老太爷,吾辈当嚎哭三百年”,更是点睛之笔。 虽说刘府台脸皮薄,最后没能采纳,但这份香火情算是结下了。当下听闻儒生闺女未归后,就连忙吩咐手下全城搜寻。 可忙活了一个晚上,直到第二天早上,仍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刘府台命人将心力交瘁的儒生送回家,并承诺一旦有了秀儿的消息,第一时间就会通知他。 儒生在家苦等到下午,最终等来了一个让他肝胆俱裂的消息——秀儿死了。 尸体是一个渔夫发现的,随着虾蟹一同被渔网带了上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