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做药神_分卷阅读20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3 (第3/4页)

再复发。

    外用药只是作为内服的补充手段,在短时间内,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重塑信心。若只是用外用药,两三个皮肤代谢周期后,依然会再次白化。

    所以,内服的才是关键。

    而目前从叶明雨的研究进度来说,外用膏药已经确定可以作为普适性药物,只要进行一些敏感源检测后,确定个体患者对其中的成分不过敏就可以使用,并达到效果。

    难题是内服。

    中医本就是一对一的精准治疗,患者体质分为平和,阳虚,阴虚,痰湿,湿热,气虚,血瘀,气郁,特禀九种情况,不同的体质,就应当对应不同的药方。

    甚至有的患者并不是单一情况,可能阳虚的同时也气虚或血瘀,阴虚的同时又湿热。如此,普适性药物的千人一方,万人一药显然是不能实现的。

    这些天接收到了三四百个门诊病人,基本上把所有体质都集齐了。在收集到需要的数据后,叶明雨就暂停了门诊,只治疗存量病人。

    根据这些人的情况,她在综合方向上,将药性量化并叠加,如化学方程式一样进行推演,不同剂量的药性叠加后对身体的作用放在左边,攻克人体致病原因所需的作用放在右边。

    左右双向推进,若能最终在一个点重合,那么,最左边的便是药方。

    只是单纯给个体看病,这个过程她一般都是在脑海里就完成了,现在要进行普适性药物的研究,情况却变得极为复杂了。

    数据完成后,她进行了十多天的推演,却挫败地发现无法兼顾。

    若要所有体质都能适用,那么相关的药性,至少得在这九种体质的中间点上,但这样根本不能保证效果。要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