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穷途末路(第三更求订阅!) (第2/5页)
个东瀛天皇,被绝无神彻底拉下马之时。 且不说东瀛天皇心情忐忑,不远处,正有一支六万军队,由朝鲜国王李珦率领。 这位文宗的面色,更是惴惴不安。 李珦是朝鲜第五任国王,一向体弱多病,崇尚佛教,不好战争,但当东瀛挟必胜之势,大军压境时,他也唯有遵从。 朝鲜其实就是高丽,是在朱元璋的圣旨,除高丽国名,遵用朝鲜之号下,才改了的。 听起来很威风,实则不然。 提到大明,总让人想到这么一句评价—— 无宋之岁币,汉唐之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 这份骨气,是后人喜爱大明最主要的原因,但明朝的国土没赔偿割让,却也在减少,其中朝鲜就得了大片的土地。 这还是在朱元璋朱棣,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原因大致就是要扶持一个反元亲明的朝鲜政权,但代价却是长白山东部、图们江南部以及鸭绿江南部的中原领土。 别以为这些土地贫瘠,这里有着高纯度铁矿以及大量矿产资源,价值极高。 再加上朱棣因为宠信朝鲜妃子,杀了三千宫女,血染后宫,后人在生母之谜中纷纷臆测,朱棣的生母可能是朝鲜女子,毕竟大明对朝鲜,实在大方得夸张了。 不同于以往高丽,不知天高地厚地入侵边境,朝鲜对大明十分顺从,因为它要寻求庇护,西有女真,东有东瀛,都是虎视眈眈。 按照历史,再过四十年,就会发生万历朝鲜战争。 丰臣秀吉前后率领三十多万大军进攻朝鲜,可谓是倾尽全国之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