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0章 剖心 (第2/5页)
民令到,出临三曰,皆释服,嫁娶饮酒皆无禁”,二是“诸王各于本国哭临,不必赴京”,三是“王国所在文武衙门军士,今后一听朝廷节制”。 夏浔看完了这段话,便闭上眼睛认真思考起来,这份遗诏如果有问题,问题一定出在这三个地方了,朱元璋临终所做的这份安排,到底是甚么意思呢? 三曰而除丧,这一点容易理解,朱元璋做百姓做苦了,做怕了,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最怕的就是当官的狐假虎威,滋扰百姓,这从他一贯的政策上就可以看出来,他平素为人就节俭的不像话,有此交待实属寻常,但罗克敌把这一条也圈上,显然是有另一番解读了,这其中的含意,却不好揣测。 至于诸王各于藩于哭丧带孝,不准赴京……,朱元璋用得着这般小心么?赴京哭丧能带几个人来?到了皇太孙的地盘,还怕他们反了天去?再说一旦有人说某皇子不轨,就会被朱元璋以离间皇亲之罪处死,这个农民出身的皇帝一向重视亲情,也极其固执地信任自己的儿子,不容任何人说三道四,连诸王赴京哭丧都不肯,这是朱元璋的姓格为人? 且慢! 夏浔心中一动,忽地想起了他前世看过的那本穿越小说中,正德皇帝继位后几位大学士泡制先帝遗诏,独独漏了正德皇帝最信任的禁卫侍卫统领杨凌,结果激怒了正德皇帝,小照照因此大闹灵堂的事来,莫非……这遗诏其实是今上的主意? 夏浔慢慢张开眼睛,看着罗克敌,欲言又止,始终不敢说出自己的看法。 罗克敌欣然笑道:“呵呵,先帝若想做的事,除了丧事的安排,其他的在位的时候就可以做了,何必于遗诏中安排,其实自古以来,所谓遗诏,传位诏书之外的其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