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2章 两只害虫 (第2/7页)
到凤阳大狱了,代王被异地关押到四川了,宁王跟着燕王造反了,这几位王爷里边,只有周王还是自由之身,虽然他过的是餐风宿露的野人生活。 这可太不安全了,万一燕王派人去云南把他救走,三个王爷一同号召天下靖难,那不更是声势大振了么?于是,朱允炆赶紧下了一道诏书,把他五叔朱橚十万火急地从云南弄回了京师,在金陵城里找了个地方关押起来,搁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着,他才放心。 朱允炆“算无遗策”,未雨绸缪地把他五叔从流放劳改成拘押坐牢的时候,他的“卧龙”希直先生在干什么呢?希直先生引经据典、认真考证、夙兴夜寐地辛苦工作,也终于完成了一件大事,他更定了大明王朝的品官勋阶。 他对洪武朝时的官阶制度进行了改革和细化,制定了文勋多少级、武勋多少级、文官多少品、武官多少品、文官每品多少等、武官每品多少等等,并进呈于皇帝,诏告天下,立即实施。 这两个不着调儿的……※※※※※※※※※※※※※※※※※※※※※在他们两个忙不到点子上的瞎忙的时候,北方还在打仗。 燕军过了年就再度出兵了,连陷东阿、东平、汶上、兗州、济阳等地,山东布政使铁铉束手无策,只好继续做他的“城神”,紧闭城门,守住他的济南府了事。讨逆大将军盛庸也是步步后退,朝廷在兵员和钱粮上的匮乏,已经开始在战场上得以体现了。 在这种情况下,请兵、请粮的奏章像雪片一般向京城飞来,不着调儿的皇帝朱允炆和他不着调儿的宰相方孝孺这才紧张起来,派谁去解山东之围呢?两个人计议来计议去,实在找不出一个可用的帅才,终于想到了魏国公徐辉祖头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