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七章 拿下巨型船坞 (第3/7页)
是整个战场所有数据的体现,他丧心病狂的将整个战场所有数据都集于一体,以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方式瞬间解读所有数据,从而实现对这庞大战场的实时掌控。 这真是常人完全无法理解的方式,哪怕那些机械飞升者将自己的大脑改成生物光脑能容纳这么多数据,但思维意志的上限限制了他们无法实时处理这么多数据,只能挑重点处理。 也就是说,负星者初源不仅拥有无法想象的天赋BUFF加成于舰队,本身指挥能力比战舰的作战电脑还要变态。 在这种精确到毫秒的变态指挥下,他甚至能提前预测到敌人攻击目标,从而提前下令被攻击的战舰做好防御或规避,从而减少损失。 唯一制约他发挥的,或许是部下的响应吧。 他能以超高的效率做出应对,但指令下达后,具体被指挥的玩家或舰长只能听令cao作,这中间有着各种间隔,从而导致指挥到实施之间有延迟。 这个延迟视手下的精锐程度而定,能力越强的手下对指令的响应会越快。 理论上最好用的是机器人舰长与船员,机器人能瞬间响应指令,最大化的发挥战舰的战斗力。 但为什么船员只有克隆人而不见机器人呢? 主要原因还是机器人的特性导致。 谁都知道机器人的行为由底层代码决定,而底层代码是可以被篡改的,那些高级机械飞升者,或者拥有智能的机器人对普通机器人拥有绝对的控制力,在战场上分分钟将你的机器人底层代码给改了,战斗中机器人当场叛变将指挥官割了,那还打个屁。 所以,哪怕明明知道机器人船员与士兵很强,但实际上都是用克隆人船员,哪怕那些军主与星海领主都是一样,机器人只用在少数不重要的地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