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3. 人人都可以是罗马 (第2/4页)
公民”(Princpes)。 共和名存实亡了。 在屋大维之后,“英白拉多”与“奥古斯都”就同时成为了代指罗马皇帝的名词。 将领再度接受“英白拉多”的欢呼时,就会被视作谋逆的象征。 至今英语和法语中象征帝国的“Empire”与皇帝“Emperor”“Empereur”的词根也都是英白拉多。 而德语中的皇帝则干脆将“恺撒(Kaiser)”与“英白拉多(Imperator)”画上了等号。 俄语的沙皇“царь”在转译拉丁文时,也会被官方翻译为恺撒与英白拉多。 如果“奥古斯都”是由元老院给予罗马皇帝的尊称,那么“英白拉多”则就是军队与人民赋予皇帝的爱称。 所以。即便是元老院借机剥夺了尼禄“奥古斯都”的封号,她也仍是只属于阿尼姆斯菲亚一人的“英白拉多”。 即便是尼禄现在一无所有,无法许诺金钱,也无法许诺官职,甚至无法从元老院下保证自己的安危。 阿尼姆斯菲亚也仍然愿意支持着她。 就算是为了回应阿尼姆斯菲亚的期待,尼禄也要担上元首的重任,绝不懈怠。 “阿尼姆斯菲亚卿——————” 从阿尼姆斯菲亚的手中接过了“原初之火”后,尼禄的朱唇轻启。 “陛下。” 阿尼姆斯菲亚俯首回应着。 “汝说过..汝会一直在余的身边,对吧?” “....一直立于身侧并非真正的一直待在身边,而是在说对于您的效忠,如果是关于这一点——————” 在听闻尼禄的问题之后,阿尼姆斯菲亚缓缓开口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