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9章 (第1/3页)
于是牧民们也学聪明了,春日时候就给羊群剪毛,用来交换盐巴一类的生活用品。 秋日时候,羊毛又重新长出来了,再杀羊,羊皮也不耽搁做袄子和靴子。 不过,这倒是方便了邰家,否则也不会一次性收购回来这么多羊绒。 邰继业早早把城里杂货铺子的火碱都买回来了,也准备了许多的大盆。 杨丽华同妇人们说好,一人一日给十文的工钱,然后就带着她们把羊绒运到村外的小河边。 羊绒要用碱水浸泡,多次漂洗,去掉里面的羊油和灰土等杂物,然后摊在大片的油布上晾晒。 这些活计说来简单,实际琐碎又麻烦。 但羊绒拾掇好,妇人们就能织毛衣赚钱了,而且每日工钱更多呢。 所以,村里所有人都是忙的热火朝天,一边说笑一边干活儿,热闹极了。 都是隔壁村子住着,刘家村和张家村看着眼馋,上前问询,妇人们也不说实话,含糊应着就罢了。 刘家村和张家村的人不高兴,回去之后又说给左邻右舍听,最后就是村长也都知道了。 于是,刘村长和张村长闲着无事就来邰家溜达。 邰老爷子留了他们吃饭,再喊上邰三爷,酒桌上没说几句羊绒生意,反倒把巡逻队的必要性说个清楚。 刘村长和张村长也都惦记着秋日时候卖种子呢,就算不能发财,起码一斤苞米换二斤高粱,也能保证村里老少过个吃饱肚子的冬天啊。 两人都是赞同,又和邰三爷约好地界,以后联合巡逻。毕竟人多力量大,声势越惊人,田里也更安全…… 四五日之后,纺车都打制好了,羊绒也清洗干净大半了。 于是,村里的老太太们接过了清洗的活计,其余年轻妇人和姑娘们都聚集到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