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6章赵国自毁长城 (第4/5页)
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此关键时刻,换将势必会有损士气。长平一战血的教训还历历在目,为将者要面对千变万化的战场形势,最重要的就是独立的行事权力。为了赵国的江山和百姓,李牧只能暂时不接受赵王的调令。 其实李牧也知道当初的廉颇是何等结局,当初的乐毅是何等的悲凉。赵国名将辈出,英雄遍地,奈何jianian人当道贤人危,赵王又昏聩无能,自己一个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又怎么能够改变这种现状呢?也许这一次,自己不但难以保全邯郸,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不能够保全。 赵王见李牧不为自己的调令所动,就和郭开商议暗中布下全套,将李牧捕获并斩杀了他。司马尚也受到了牵连,被赵王弃而不用。如此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赵国斩杀大将,实为国家不幸。jianian臣当道,主上昏庸,是自取灭亡。 就在李牧被杀的三个月之后,赵军便在王翦的猛攻下大败,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被秦军占领,主将赵葱战死沙场,副将颜聚则逃亡邯郸。公元前227年,邯郸被秦军攻克,诸侯不能救,赵王和颜聚都被俘虏。 但此时赵国并没有彻底灭亡,公子嘉有幸逃往代地(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然而,代地十分弱小,公子嘉又没有什么作为,根本无法阻挡秦军一统天下的步伐。在秦军的攻击下,代很快便灭亡了,从此赵国从名义上和实际上都消失了。这一年,是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距离秦国一统天下,诛灭六国还剩下一年的时间。 一代大将李牧就这么死了,和他生前战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