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章赵氏孤儿 (第6/7页)
而《左传》中的记载也与《赵世家》大异其趣。 首先,屠岸贾这个人的身份就极为可疑,除了《赵世家》外,此人不见于任何史籍的记载。史学讲究孤证不立,因此屠岸贾的存在与否就成了疑问。其次,赵武的年龄前后矛盾。根据《左传》记载,向戌弭兵时,鲁国大夫叔孙豹曾经提到彼时的赵武还不满50岁,由此推算赵武最早应该出生于公元前592年,但根据《赵世家》,赵朔在公元前597年就死了。 再次,关于赵氏家族其他成员的去向也自相矛盾,根据《赵世家》的记载,赵同和赵括在公元前597年已经死于屠岸贾之手,但在《左传》中两人却在此后都有活动记录;而《左传》中记载赵婴齐与赵庄姬曾经通jianian,因此被遣送到齐国,《赵世家》却没有任何记载。 根据后人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赵世家》中关于下宫之难的记载并不可信,反倒是《晋世家》和《左传》的记录较为接近历史。究其原因,大约是太史公在撰写《赵世家》时,采用了赵国官方的史料。而赵国的史官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改写了一段不甚光彩的历史,又被太史公写入《史记》,这才有了赵氏孤儿的传奇。 赵国史官想要隐藏的历史,其实就是前文提到的赵婴齐与赵庄姬通jianian的事情。而下宫之难也并不是脸谱化的忠jianian对立,而是当时卿大夫斗争矛盾爆发的具体表现。 赵盾执掌晋国权柄后,赵氏成为晋国最有势力的家族。但赵盾死后,赵朔与赵同、赵括之间却发生了政策方针上的分歧。赵朔看到了荀氏和范氏的崛起,力主与其接近;但赵同和赵括却坚持与郤氏、先氏交好,疏远和打击荀氏、范式、栾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