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章远交近攻 (第4/5页)
范雎见秦昭襄王如此礼贤下士,和自己平日的观察有过之而无不及。遂肆无忌惮地展开他的长篇大论,还提出了最新的作战方案,这也就是著名的“远交近攻”的作战方针:“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意思很明显:现在的东方六国之中,唯有齐国势力强大,同时又离秦国很远,因而齐国是秦国最为理想的结盟对象。试想,如果秦国攻打齐国,部队要经过韩、魏两国。如果军队的数量太少,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时之间必定难以取胜;如果多派军队,则打胜了也无法占有齐国土地。与其便宜了韩国和魏国,不如先攻打和秦国相邻的韩国和魏国,逐步推进。当前的形势很明朗,为了对付南方的楚国和西方的秦国,齐国与韩、魏两国正在谋求结盟。因此,为了使得形势对秦国更加有利,秦国需要抢在韩国和魏国的前面,率先派遣使者主动与齐国结盟。 这个外交政策,对东方六国而言,无疑是一场噩梦。 “远交近攻”的实质,是让秦国想要攻灭的所有的国家都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这样,秦国就能够对列国各个击破。范雎对秦国的未来发展所订立的策略可谓高屋建瓴,令秦王心悦诚服。然而,如果秦王不能亲自主持国家大计,依然如一个傀儡般让宣太后在幕后cao控,则范雎所有的设想即使再美好,也只能流于空谈。 通过对秦国未来发展政策的制定,使得秦昭襄王见识了范雎的才智,心生重用范雎的心思。范雎也是心知肚明,因而可以由公到私。就宣太后掌权之事,范雎说道:“昔日,我在山东,听人家说,齐国有孟尝君,很有才能,齐王只能望其项背。而到了秦国之后,则只听说秦有宣太后、穰侯魏冉,以及华阳、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