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2章慷慨好施的孟尝君 (第2/7页)
稷下学宫集中了儒、墨、道、法、兵、刑、阴阳、农和杂各学派的代表,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形成空前盛世的百家争鸣。孟子在稷下学宫一住就是30多年,荀子从15岁来到齐国后就没有离开。 当然,齐国能够成为东方霸主与西方的秦国并肩而立,并不是仅仅依靠齐宣王的稷下学宫,孟尝君和他府上的食客也作了突出的贡献。尽管孟尝君和他父亲与齐宣王有矛盾,但在矛盾还没公开化和尖锐化期间,孟尝君对实现齐国称霸功不可没。 孟尝君的国际战略思想源自公孙衍的合纵策略,并将公孙衍的合纵思想具体化、明确化,矛头直指西方的秦国。凡是秦国想入侵的国家,齐国就极力拉拢。秦惠王打击楚国,齐国就拉拢楚国;秦武王威胁韩、魏,齐国就拉拢韩、魏。 此三国中,楚国最没信誉,因为楚怀王总是朝三暮四。尽管他答应了齐国的合纵,私底下还是暗中攻击它东边的越国。那时,秦武王刚刚意外死亡,秦国面临内乱兼外患,所以无暇顾及楚国的猖狂行为。 自越王勾践以降,越国就一天天衰落下去,不敢过问中原战事。公元前307年,楚国的使臣昭滑以实现并维护楚、越交好的幌子出使越国,此时的越国首领是无疆。无疆胸无大志,在昭滑享乐思想的灌输下,一天天萎靡下去。 越国是小国,国君的萎靡不振很快就会在国内传播。不到一年,越国便因国君不理政事发生内乱。楚国认为这是吞并越国的大好时机,于是火速出兵,这一年是公元前306年。 更令楚国兴奋的是,秦武王死后秦国的实际掌权者是宣太后,而宣太后则是楚国的王室人员。宣太后念及娘家旧情,先归还楚国的汉中,接着又将秦国的美女嫁给楚国国君。既然最强大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