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0章战国四公子--信陵君 (第2/5页)
食客们就会将之报告给臣,臣也就顺势将这件事情告诉给大王。” 通过这件事情,魏王进一步见识了信陵君的才能以及其背后深厚的实力,为避免大权旁落,他只能在很多时候限制信陵君的权力,国家大事都不敢擅自交付给他处理。 信陵君即使再怎么愚钝,也知道魏王是有意冷落和防备他。何况他是如此聪明之人呢?可是,对于这一切,他都不在乎,他心中所想的,就是培养士人,积蓄人才,韬光养晦,厚积薄发,让魏国逐渐摆脱衰落的命运,让那些不得志的人才能够大展拳脚,让自己能够青史留名,成就一番功名大业。 正是无巧不成书,就在信陵君准备到深山大川之中找寻隐士贤才之时,一个人的名字传入了他的耳朵。这个人就是侯嬴。 这个侯嬴也正是一个隐士,而且此人就在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做夷门(司马迁曾说过,他曾经寻访过大梁的夷门,此门就是大梁的东门)的一个小小的守城官吏。信陵君知晓他之时,他已经年逾古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因为家境贫寒,迫于生计只能隐去才华,在这里当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吏。 信陵君知道此人一定有才能,可惜被埋没在市井之中。于是,信陵君便备了一份厚礼,前去拜访侯嬴。岂料这人确是人穷志不穷,无论如何也不肯接受信陵君的馈赠。并且还对信陵君说道:“小臣出身寒微,却一点没有失去志气,数十年之间,一直修身洁行,虽然现在小臣困顿不已,却不想要人来可怜小臣,是以公子的财物,小臣是断断不会接受的。”信陵君听完此言,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