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_第100章自保全身的张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0章自保全身的张仪 (第4/10页)

,曾经只凭一纸合纵的盟约,就使秦国15年不敢打函谷关以东的主意。

    张仪告诉赵王,秦国有15年不敢出军函谷关以东,这不能代表什么,因为秦国能屈能伸。秦国躲了15年,对赵国的痛恨也就有15年之多。不出军函谷关,秦国就出军南方,先攻克巴、蜀,接着吞并汉中,辖制东周、西周。周朝虽已衰落,却有九只大鼎,而这几只笨重的大鼎代表九州,象征国家权力。张仪如此说,目的是告诉赵王,秦国连周朝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放在眼里,更不会将赵国放在眼里。

    赵国依仗苏秦合纵威胁秦国,张仪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张仪说,苏秦“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最终遭到报应,被齐国五马分尸。苏秦死后,诸侯国醒悟过来,纷纷臣服秦国,参与连横的国家已经有魏、楚、韩、齐等国。

    既然合纵国已经瓦解,形单影只的赵国已经势单力薄。如果赵国与秦国抗衡,结果可想而知。

    连横已经成为大趋势,赵国只好顺势而下。

    将赵国成功拉到连横大营后,张仪前往合纵的发源地燕国。

    燕国偏居北方,又是小国,夹在强大的赵国和齐国之间,生存十分艰难。赵、燕交好时,赵襄王将自己的jiejie嫁给燕代王为妻,两国确立了姻亲关系。

    大国公主下嫁,燕代王很高兴。燕、赵成了姻亲国家,就像楚国与秦国一样,赵襄王邀请燕代王在句注(今山西代县西北,即雁门山)相会。

    会晤前,赵襄王命工匠做了一个很精致的小金斗,内装有一个机栝,能够置人于死地。

    赵襄王事先安排好一切,燕代王就这样命丧黄泉。赵襄王无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