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0章自保全身的张仪 (第7/10页)
开到城墙下。齐宣王下决心杀张仪,所以调动了大量军队。 齐国果然中计,张仪告诉魏哀王,不用担心,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能挡千军万马。想退齐兵,必须见到齐王。此时齐军正要攻打魏国,魏国的使臣已经发挥不了作用了。放眼天下,与齐国交好的国家是楚国,所以楚国的使臣最能发挥作用。虽然如此,张仪不敢轻易入楚,楚国人比齐国人更恨张仪,因为楚怀王是被张仪间接害死的,屈原也是,叫楚国人如何不恨张仪? 于是,张仪派门客冯喜入楚,再通过楚国使者拜见齐王。 冯喜见到齐王后,反问齐王道:“大王既然憎恨张仪,应该让张仪的生存没有依托才对,怎么反而帮助张仪增进依托呢?” 齐宣王听后愣了半天,不明白对方究竟想说什么。张仪躲到哪里,齐宣王就打到哪里,怎么叫帮助张仪增进依托? 冯喜将张仪与秦武王的密谋告诉齐王,齐王翻然醒悟,火速撤军。张仪这一计,既逃开了秦国朝臣的谗言中伤,又杜绝诸侯国找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的麻烦,真是高明。 想当初,如果苏秦不被报复齐国的感情冲昏头脑,而是寻思保全自身的策略,他也一定不会被五马分尸。 在魏国待了一年多,张仪寿终正寝。 秦武王心向九鼎,一心渴望将其占有。 这九只鼎据说是大禹打造的,打造材料来自九州交纳的贡品,因而象征九州。谁拥有这九只大鼎,就表示他拥有九州的统治权。 凡是有野心的国君,都希望拥有这九只大鼎,因为它是权力的象征。当年,楚庄王自诩天下第一,贸然领着军队前往周朝国都,“问”九只大鼎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