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章楚武王自尊为王 (第5/7页)
。代价就是国家在激烈的内耗中动荡不安、停滞不前。例如:晋国五侯被弑;鲁国,公子翚弑鲁隐公;郑国,庄公克段于鄢;齐国,公孙无知、连称、管至父三人弑齐襄公。 反观楚国,内部政治局面相对稳定,楚武王权力集中,手下亦有能人襄助,在经济文化方面发展平稳。外部扩张并不激进急躁,充分消化占领的版图,使其真正成为生产力的有效构成部分。 至于“武”这一名号,《谥法解》中说道:“刚彊直理曰武。”充分体现了楚武王的个性特点和执政风格。这一封号并非受赐于周天子,而是武王自封。武王三十四年,楚国兵进随国。之所以选择随国,原因有三:一是随国在楚国周边小国中实力较强,攻下随国,可以对其他小国形成威慑;二是随国骄傲自大,引诱其炫耀武力,可以让周边小国感到不安,形成离间效果,便于日后楚国对它们的拉拢蚕食;三是随国也属姬姓,打击随国,就是灭周朝威风。 当楚国大军逼近随国时,随国派其少师来与武王谈判,申辩自己并无罪过。楚王回应, (本章未完,请翻页) 言楚国意在为安定中原略尽绵薄之意,希望随国国君可以在周天子前请托,为楚王谋求封号,随国少师允诺,楚王随即退兵。少师回国后,以楚军队形散乱、军容不整为由,力劝随君追击,大臣季梁劝阻道:“楚国正值天命相向,军容混乱乃是诱敌之策,王侯何必心急?小国能够抵挡大国,在于小国有道而大国无行。有道指忠于民而信于神。朝堂之人,心念百姓;祭祀巫使,名正言顺。然而如今百姓冻馁,巫使胡言,国家如何得以成事?” 随君问道:“用于祭祀的牛羊肥壮质优,谷物丰富,如何不是忠信呢?”季梁对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