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章强秦的进一步壮大 (第3/5页)
领周朝后,秦国再集中优势兵力,连魏国和楚国都吞下肚。 当然,周天子对百姓有象征意义,不能随便就杀。为了名正言顺,秦国应该先辖制诸侯国,最后才打周天子的主意。一旦天下诸侯都被秦国玩弄于股掌,周天子自知无能,必然献出象征国家权柄的九只大鼎。秦国拥有大鼎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按照地图和户籍分封,诸侯莫敢不从,天下同样是秦国的。 蜀国地处穷乡僻壤,尚未开化。即使攻取蜀国,第一士兵疲惫,第二百姓劳苦,第三国家耗费经济,代价极大不合算。况且,趁别国大乱就出军攻击,在外的名声也不好。 张仪的观点是,如果想要追求名声,就到朝廷;如果追求名利,就到市场。三川和周朝国都就如市场和朝廷,秦惠王的军队应该开向这个地方,而不是到不毛之地的蜀国。 如果进军蜀国以追求帝王大业,无异于缘木求鱼。张仪将天下大势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是他的观点遭到了司马错的反对。 司马错认为,如果想要国家富强,一定要开疆拓土;如果要使军队强大,一定要使百姓富足;如果想称霸天下,一定要广施仁德。只要具备上述三大条件,帝王大业就水到渠成。 有人认为,秦国疆土褊狭,百姓不够富足,应该先办容易办的小事。蜀国虽是小国却是西南方霸主,其发生内乱正是秦国进军的良机。如果秦国大军开进西南方,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能够占领西南方,秦国的疆界就会扩大,国家实力就会随之增强。司马错深受礼法影响,做事谨小慎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