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1章平衡赵国的文武局势 (第1/5页)
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他们二人构成了赵王的一双翅膀,让列国不敢肆意妄为。然而,平原君赵胜其实应该算是文官之行列,特别是他广纳贤才、虚怀若谷,他的府上相当于是国家举贤任能的机构。如此说来,赵国赵王要达到的平衡,不是要被打破了吗? 这时赵奢的崛起,既是平原君赵胜与赵惠文王之间的默契所在,也在很大程度上平衡了赵国的文武局势。 赵奢在战国时代的声望很高,甚至还有人将其列在了战国的十大名将名单中。这十大名将分别是赵国的赵奢、廉颇和李牧,秦国的白起和王翦,齐国的孙膑和田单,吴国的孙武,楚国的吴起以及燕国的乐毅。 关于赵奢,前面已经提到,他因为不畏权贵,严格执法而得罪平原君赵胜,不仅没有被治罪,反而因为其有理有据有节的辩驳,而得到平原君的赏识。不久后在渑池之会上,赵奢于危难之间受命,领数千战甲护卫赵王。自那时候起,赵王就对赵奢另眼相看,尤其是他带兵时的冷静沉着、机智谋略,在赵王的心底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平原君赵胜在听闻了渑池之会的情况之后,对赵奢更加信任。因为他知道赵王迟早会提拔赵奢,与其等赵王提拔,还不如自己主动推荐。这样一来既体现出自己的选贤任能又可获得赵王和赵奢的好感。 战事纷争的战国,最注重的是军事力量,一切事情都是围绕军事展开的。无论是政治上的尔虞我诈,还是经济上的争相改革,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战争的胜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