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齐桓公继位 (第4/6页)
的大好时机。然而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国君只有一个,谁先返回齐国,谁就占据了上风。齐国的未来,依旧混沌难定。 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的一天,从莒国(今山东莒县)到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的路上烟尘滚滚,几十辆隆隆作响的兵车正飞快地向西北方向疾驰而去。在队伍中间的一辆兵车上,着一名白袍的年轻人居左而立,紧抓着扶手向前眺望,面呈焦急之色,似乎在期待着什么;他右边有一名面目忠厚的中年人,手持长戈,似乎是白袍青年的骖乘,此人东张西望,一脸紧张。白袍的年轻人就是公子小白,而那名中年汉子叫做鲍叔牙,是齐国的大夫,也是公子小白的陪臣。这一行人的目的,正是齐国虚悬的国君之位。 齐国爆发内乱之后,齐襄公死在了堂弟公孙无知手里,而后者旋即又被雍林地方的人袭杀。公孙无知弑君篡位,并不算是正式的国君,而雍林人也只是为了报仇,并非另一次政变。他们向齐国大夫表示,此次行动乃是诛杀逆贼,希望诸位大夫能够另立明君,早定国是。 当时,国氏和高氏是齐国最大的两股贵族势力。其中高氏的始祖是姜太公的六世孙,由于被封在高地,因此人称公子高,后世遂以高为氏。公子高的孙子高傒,曾经担任齐襄公的正卿,原本与公子小白关系密切。于是便暗中联系了在莒国的公子小白,让他尽速回国继位。 公子小白是齐僖公的幼子,其母是莒国国君之女。他的早年事迹并不清楚,似乎并不被时人所看好。当初,齐僖公曾经命令大夫鲍叔牙作为陪臣辅佐公子小白,鲍叔牙对这一任命甚为失望,认为这是齐僖公不认可自己才能的表现,竟然闭门不出。在其好友管仲和召忽的劝说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才回心转意,接受了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