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主洪荒]逍遥游_分卷阅读8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3 (第3/4页)

己见识不够,那他便继续游历天下。

    十多年过去,孔子已经华发满头,他见证了不同国家的国风民情,手中翻开黎初霁留下的书简,自言自语说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这里面说的圣人并不是天地圣人,而是人世间的圣贤,正因为有了人为标榜出来的取向观,有了标准,才会有人因为达不到标准而自甘堕落,反做坏事。

    他在书中提出的观点便是“天下圣贤,大多欺世盗名之辈”。

    孔子不作评判,却让弟子驱车前去现在名义上的国都洛邑。在那里,他要去向一名大贤者讨教。

    车轮辘辘,驶向洛邑。

    终于,孔子在一处偏僻静室内拜见了老子。

    经过了十数年的沉淀,孔子已经不再拘束于单纯的“礼”的问题,天地宇宙,万物尘埃,无所不谈。

    老子指着窗外的那条河流,问他有何感想,孔子不解其意,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老子却道:“这水就好似月,月有阴晴圆缺,却卒莫消长。河水奔腾不息,看似一去不返,实则周而复始,未尝往也。”

    两人从这河水开始,老子谈起了水之德,提出了上善若水。

    随着两人的交谈,孔子的眼眸越来越明亮,当初在黎初霁留下的那些未解之惑如今终于豁然开朗,老子的语速越来越快,最后与天地产生了共鸣,如黄钟大吕,字字珠玑。

    老子曰:“道之道,非恒道……”

    孔子如痴如醉,久久未能回神,感慨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定睛望去,与他相对而坐的老子已经不见踪影,再往去门外,只见有紫气从东方而来三千里,朦胧虚幻,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