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节 隆中对 (第3/6页)
赵泽勇建了那么多工厂,有盈利很好的,也有死气沉沉的,琢磨过很长时间,也算是很有一些领悟的。此时一听张澈的分析,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可不就是这样吗,自己的口红等工厂,摩托汽车等工厂,效益十分好,可是机床厂,机器长就是没销路,可不就是因为商业不达,没市场吗。 于是激动的点头:“哎呀,你说的太对了。我建了那么多工厂,就是没销路啊,全靠着其他厂子养着。正是你说的,它们是死的工业啊,要是活的早该扩张了。” 赵泽勇真是一点就悟,就像这几天谈话中多次出现的情景那样。赵泽勇对自己这种举一反三的机变也十分满意,觉得自己这些年的浮沉看透了很多东西,但是尚没有准确的抓住脉络,此时经张澈一点就通。倒不是说张澈就比赵泽勇聪明,只不过张澈跟赵泽勇走的道路不一样,他是学院派,很多知识是经过前人经年积累下来的,如果只按照实际经验,实际上赵泽勇要丰富很多。 张澈道:“没错,我看过您建的那些工厂了,实在是没有计划,好像是想到什么做什么一样,这样的工业是长久不了的。” 赵泽勇心中略微不快,这些可是自己抄袭的五年工业计划,怎么能说没有计划呢。但是还是悉心听取张澈的意见。 “你这个改善交通,重点展公路和水运系统,我就不太明白了。修公路可太贵了,我看还是修铁路划算。” 赵泽勇又挑出了一条问道。 张澈解释道:“不然啊,公路也不贵啊。美国人已经修通了全国xing的公路网,美国的汽车业才得以飞展,同时也促进了一个公路运输系统的诞生。至于铁路吗,我看到了,您已经着手修建了铁路网了,大概有个两三年就该成型了。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