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阀_第四十三节 普小洪的末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节 普小洪的末日 (第4/5页)

制度引入了中国,为中国培养出了一批严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尽管詹天佑已经死了,但是他的能力并没有逝去。

    除了技术人员外,更多的是需要普通工人,这点就更好办了,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张贴广告一贴,仅仅云南就能招到十万人的劳工队伍,要付出的工资也是极为低廉的,只要管饭,每个月五六个大洋就能招来人。

    终于剿匪结束了,斯特姆开工了。

    斯特姆是招够了技术人员,但是却给赵泽勇惹来了一个麻烦。

    事情还得从赵泽勇获得诺贝尔奖说起,获奖前倒是在中国没怎么引起什么反响,那时候群情激奋目光都聚集在巴黎和会上呢,而且中国媒体的消息闭塞程度令人指,只有上海等地的租界外文报纸报道过相关的消息,也没引起多大的轰动。

    但是诺贝尔奖结束后,有人带回了一篇稿子,还附带了一些照片,尤其是瑞典国王王后跟赵泽勇的合影,让中国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报纸还通篇报道了赵泽勇的获奖言,这言倒是在不少知识分子中引起了共鸣。

    中国报纸通篇连载,极力歌颂中国出了一个世界级的科学家,但是没人知道赵泽勇的具体情况,因为报道很含糊,没怎么介绍赵泽勇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大学的教授对这获奖持怀疑态度。当然其中有学者的酸葡萄心理作怪,不少名士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怀疑,是不是外国媒体和诺贝尔奖颁奖方弄错了,把旅外华侨华人误认作了中国人。

    有争议就是新闻价值,媒体开始对赵泽勇的身份产生了兴趣,开始调查,但是一无所获。

    本来或许这件事就会这么完了,中国人看热闹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