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43【私心】 (第1/4页)
自古以来的党争,一开始都是讲理的,甚至两党领袖还是好朋友。 但如果两派的根本矛盾不解决,这种争斗就会扩大化,最后导致完全不分青红皂白的否定对方。 历史上,民国教育部的“蔡李党争”闹到什么地步? 常凯申出来协调都没办法,只能是这一届教育部长由蔡元培的人担任,下一届部长由李石曾的人担任。可还是不行,总觉得担任教育部长的那边,在工作上刻意刁难自己这一边。 无奈之下,常凯申只得自己亲自担任教育部长,任命两派的人轮流担任副部长。 会议结束当晚,李书华前来拜访,抱拳道:“周校长,今天开会时有些误会,还君请不要在意。” 周赫煊看了看他手中的卷轴,好笑道:“这人人都知道我的嗜好啊,石曾先生墨宝?” “正是。”李书华说着打开卷轴。 上面写着两句诗: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原诗还有后面四句: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李石曾显然是把自己比作民国教育界的周公,把外界对他的批评和攻击当做流言。他让周赫煊拭目以待,再过几年来评价他,一切用实际行动来说话。 身为“党国四老”之一,李石曾专门写诗表明态度,已经够给周赫煊这个小辈面子了。 主要还是周赫煊哪派都不是,而且名气还大,李石曾不想平白无故得罪他。 周赫煊笑问:“石曾先生还有什么话对我说的?” 李书华又拿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