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46【机器和人力的比赛】 (第3/4页)
计划,众人立即分头行动。 李宗吾也不等吴稚晖回来了,直接辞职跑回****忙推广人力收割机。而周赫煊则跟李书华前往上海,找易培基、虞洽卿商量官商合作事宜。 张乐怡感到很无奈,这趟南下说是去庐山提亲,可中途要办的事情太多,正事只能一拖再拖。 两天后,周赫煊在上海见到农矿部长易培基。 他没有递名片也没有投拜贴,直接让人把李石曾的墨宝送去。再加上李书华和易培基都属于留法派,初次见面气氛便很融洽。 “周先生,润章,这机器真有你们说的那么好用?”易培基有些不相信。 李书华胸有成竹道:“不妨先试试。” 周赫煊建议说:“我们可以找一块已经成熟的稻田,在请众多记者和商家前来见证。把稻田分为均等的两部分,一面由收割机负责收割,另一面用传统方式收割。你看如何?” “这法子好,直观而可信。”易培基笑道。如果真能成功推广收割机,并给广大农民造福,对他而言也是提高名声和政绩的大好事。 …… 如今中国广泛种植的还是传统稻谷,生长周期比后世杂交稻稍长。 七月底到八月初,比较早熟的稻田已经一片金黄,晚熟的则要等到八月中旬和下旬。 这天早晨,由农矿部官员、报社记者、上海商界代表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赴上海远郊的金山地区。 “易部长、虞先生、周先生、李先生、梁记者……”当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