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5【坐谈】 (第2/6页)
政治上,他说:“明诚在《枪炮、细菌与钢铁》中关于中国政体的论述,真是甚合我意。” “胡言乱语而已,在当今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周赫煊苦笑道。 蒋百里突然插话道:“我也赞同社会主义,但实行起来太过艰难。社会主义可以作为一种理想,而理想一旦遇到现实,必然要遇到许多矛盾。要解决矛盾,肯定是有方法的,但必须坚守原则。就拿三民主义来说,也是一种理想,也有矛盾,但如今的国党为了解决矛盾而舍弃理想,此为不智也!” 好吧,都是同道中人。 不管是蒋百里,还是此时的张君劢,他们都是社会主义者。 这得归功于梁启超。 梁启超是中国最早提出社会主义思想的学者,在1918年到1919年的时候,他曾组织过一次欧洲考察团,而当时张君劢和蒋百里都是考察团成员。 他们亲眼目睹了欧洲最底层人民的生活:穷困潦倒,每天都挣扎在生死线上,跟中国的贫民并无二致。 他们还看到欧洲社会的矛盾:贫富差距极大,工人们隔三差五闹罢工。 从欧洲回国以后,张君劢和蒋百里就变成了社会主义信奉者,认为欧洲的自由资本主义那套迟早完蛋。 多不同的是,张君劢明确反对共产主义,而蒋百里则对共产主义持善意态度。 蒋百里甚至还帮助瞿秋白、耿济之、郑振铎等人,支持他们翻译了许多俄文名著,并由“共学社”出版。听这出版社的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