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8章 终分家 (第4/4页)
少,每月磨几次粗粮,都是能大致有数的。 因而关大爷报出家里存着的苞米、高粱米、地瓜干等等杂粮大致数目时,毫无异议的一致通过。 有意见也得乖乖地闭上嘴。他要是说多出来的一点口粮,就当儿子孝顺老子的,你们能有反驳意见! 分完粮食,鸡,都住一起急先不分,再就是碗筷、碗筷、水缸、水桶、桌椅、农具那些必备的日常用具。 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能分的清楚的都尽量分清楚,实在没法分清楚的最后还是其他三房吃点亏。 这也是没办法的。 长子养老,以后二老百年之后还得由长子“摔盆”,长子不在则长孙摔,若无长孙的话,那才轮到次子以及其它各子长幼轮序。 要不然为何关大爷这么重视长孙关鑫?马三憋连生了五个丫头,死也要一个儿子,何曾不是为这一点。 这也是分家为何没去通知关欢喜到场的原因。闺女再有本事,女婿再牛逼,断没有分他们一根草的道理。 就如马三憋,这一辈子要是没儿子,除非招了上门女婿或者过继个儿子,否则无子的话,则由同姓亲族中血缘最近的堂侄子摔盘。 而且你还当这是无偿贡献?“摔盆”的人从某个意义来说就是充当死者至亲,他是有权利分到遗产。 因而马队长他们俩人处理起分家的事情也不是多麻烦,有老祖宗的规矩在那摆着,只要顾忌点名声的也会见好就收。 一切都分妥当后,他们俩人作为见证者,也是中人,也特别有耐心、有责任感的把每一项分家细目和赡养条件,都无巨细的用红纸黑字一一记录得一清二楚。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