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8 (第2/4页)
让她得以回了家。 周末, 池父不在家,据说是德国的专家团队到森大交流学习,他作为校长, 要全程接待。池父当上校长以后, 就忙碌了很多, 平时要带硕博学生, 课虽然不多,却举足轻重。时不时要出差,这里交流,那里学习。 今年开年,又因为突出成就,被提名院士评选,三轮评选已经顺利通过两轮,基本上也算是十拿九稳。 池父代表了科研人员的一条主流之路,一生献给科研事业。 正因为池父一辈子这么稳妥地过来,他对于季时禹的选择,是非常不赞同的。以季时禹和池怀音的学历、在专业领域的能力,顺着池父的人生走下去,是没什么问题的,可他却偏偏要下海,还哄骗了池怀音跟着他一起下海。 虽然两人都提倡“科技兴国”,池父却对季时禹所谓的“民族工业”嗤之以鼻,认为他只是贪婪、为财,还以光环粉饰。总之,一老一小,真的不是很对付,都靠池母和池怀音在其中斡旋。 前阵子,池父看中了澎田一个新楼盘,毗邻市中心,拿了许多传单回家。池母见池怀音回家,将传单和资料都拿给池怀音看。 池怀音对季时禹的经济状况心中有数,虽然长河电池现在的盈利状况很不错,但是公司必须留资金继续运转,能分到每个股东手上的分红并不多。季时禹是公司的第一股东,其次便是池怀音的表哥,他以资金入股,再剩下的都是技术股。池怀音算过,季时禹和她的分红加在一起,也只能勉强在开发区买一套二房公寓,市中心的楼盘基本上就是天方夜谭。 她放下传单,笑眯眯地说:“这小区虽然好,但是离单位太远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