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_第104章 你要注意一下某些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章 你要注意一下某些人 (第4/5页)

清楚,陈伟南这样胡来,是不是得到了陈崇慧的属意。但陈崇慧肯定不会一无所知。陈伟南经手的票据,最终是需要陈崇慧签字才能在财务上报销的。

    这段日子,朱建国的工作重点,落在菜篮子工程上面,没事就往郊区那个试点乡镇跑,要不就是在地委行署领导处转悠,争取混个脸熟。

    在刘伟鸿看来,朱建国已经开始逐渐“上道”了。

    在官场上混,要想如鱼得水,光有一个老大罩着,是不够的。陆大勇和朱建国是同学不假,关键时刻也会关照他,但陆大勇身为地委书记,一把手,一碗水要端平,太关照自己的关系户了,不免寒了其他同志的心。这么大一个浩阳地区,要想建设起来,可不能单单指着几个心腹手下,还得依靠大多数干部一起努力。

    所以有个时候,陆大勇反倒不能太关照朱建国。

    朱建国在其他地区领导那里博取个好印象就显得非常必要。比如总结表彰的时候,由曹振起提个头,表扬朱建国几句,陆大勇便能顺水推舟,将功劳记到朱建国头上。

    这都是官场上行之有效的好手法。

    外边的事情一多,局里的事情,朱建国就多多放手,交到陈崇慧手里。公允地说,陈崇慧这个人,搞内部管理还是有点办法的,以前在农校,也能做好朱建国的副手,让朱建国省了不少心。

    既然要人家陈崇慧多干活,朱建国自然也要放些权力下去。一个单位,要紧的权力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人事权,一个是财政权。人事权比财政权更重要,但不显眼。毕竟农业局作为地区直属机关,人员编制是有职数限制的,要进个人,不是那么容易,需要几个局领导坐在一起商量商量才好做决定。虽然最终是由朱建国拍板,看上去倒也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