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6章 废除科举 (第4/4页)
将来不但会落后于世界,甚至有灭国之危。” “夫君的道理我懂,不但贞央懂,天下有识之士都懂。 夫君在基隆和南京发展科技,成果有目共睹。 用科技武装的新北军,战力更让天下胆寒。 可是这没用,华夏的政治是很玄妙的,不是说某样东西很有用,能强军,能强国,能富民,就能发展。 还得符合某些特殊阶层的利益,才能存在。 如果这些东西得罪了特权阶层,无论这个东西再好,也得被抛弃。 否则君主就会被臣民抛弃……夫君,贞央这样说,你是不是不爱听?” 贞央有些担心地看向郑克均。 毕竟像郑克均这种务实主义的人,最烦别人提政治这种冠冕堂皇的东西。 “没有,我明白贞央的良苦用心。 就好像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只有秦国最终成功,并非商鞅之法有多特殊。 商鞅也不过是拾人牙慧。 可是为什么只有秦国变法成功?其他国家,魏国,韩国,齐国,楚国,最终都变法失败? 不是他们没有商鞅这样的人才,而是他们的变法,伤害了贵族利益。 那些贵族都知道变法能够强军强国,但因为损害了自己利益,所以他们誓死反对。 反对变法时打的旗号,竟然还是爱国爱民。 贞央,你是想告诉我,无论本督的科技强国,在现实中多有道理,对国家发展多有益处。 但因为伤害了士人阶层利益,本督最终都会重蹈魏国、楚国覆辙。 轻则变法失败,重则国破身亡。”不死jianian臣的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