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0章 末日巨炮 (第2/4页)
铺上树枝、干草和砂石。 即使如此,还要有十几名士兵拖拽锁死铁链,以固定巨炮的前进方向,同时辅助水牛的牵引力。 “这……这是什么?” 陈逸之和所有河北兵看到这一座座钢铁怪兽,整个人都惊呆了。 犹如现代人看到了未来世界一般。 “本督叫它戴苍巨炮,是戴苍老先生研发的一款巨炮,射程两万米,三千米内,能洞穿六公分的钢板。” 这便是历史上,盛行于清朝末年,“大舰巨炮”中的巨炮。 主要原理是采用褐色火药,这种稳定性远强于黑火药的火药,为加长炮管提供了弹药基础。 由于褐色火药基本不会炸膛,所以可以极大增加大炮口径和长度,随之提升的便是威力。 大炮越长,口径越大,威力越大。 满载负荷后,射程竟然可以达到惊人的两万米,是现在新北军新式佛朗机炮有效射程的十倍。 近距离轰击,更是摧枯拉朽。 戴梓的父亲戴苍,早在为满清效力时,就已经研制出这种火药,只是还没应用到军事装备上。 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造出的火药,能把炮管加长加粗到如此程度。 当半年前第一次试射巨炮,其威力吓得戴苍差点直接被送走。 这种巨炮有三大缺点,其中一个是对钢材要求很高。毕竟要承受很大的膨胀力。 但是早在一年前,沈括就已经改良了蒸汽机,用于炼钢产业。 极大地提升了钢铁品性,这为铸造巨炮创造了条件。 另外一个缺点就是移动困难,巨炮不可能在战场机动。基本只能当城防炮和岸防炮。 还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