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 叫你来有好事 (第3/4页)
宋士意,都向郑克均拱手。 “少说大话空话,本督不喜欢这个,各自回岗。” 郑克均挥挥手,三人离去。 其实,沈括并不是一个会说大话的科学家,说粮食翻倍,是有理有据的。 首先到了明年,黄河以南各省,基本都安定下来,流民归家,没有战争袭扰,农民可以安心种田。 四川,河南,湖北,湖南这些产粮大省,粮食产量必然猛增。 单单是化肥,就足以让粮食产量增加百分之三十以上。 最关键是,化肥还可以缩短水稻生长周期。 再配合优质稻生长周期更短的特点,水稻生长期被大大压缩,如此一来,就为双季稻甚至三季稻铺平了道路。 化肥,优质稻,双季稻,三季稻,多项加持,岂能不大丰收? 何况土豆,番薯,玉米这些新型杂粮,在这个时代并未完全推开。 这三者对土壤环境要求不高,只要等完全推开后,不但原有的耕地粮食产量大大增加。 还可以开垦出更多耕地荒田,增加粮食产出。 最后,郑克均还向德雷克等西方商人,购入了大量西方才有的蔬菜种子。 比如西葫芦,洋葱,花菜,包菜,番茄等等。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农作物不能作为主食,产量不高。 最多是丰富百姓餐桌,不能带来实质的粮食增产。 但这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这些农作物,很多都不与主粮种植冲突。 它们有的不挑土壤,有的不挑时间。 中国的农民是最勤劳的,只要有空闲,他们就愿意下种农作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